关键词: 农业 中国 博览会 湖北 博览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四川农产品网 >> 行业资讯 >> 资讯要闻 >> 浏览文章

马铃薯产业体系加快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2-07-18 14:59:18 人气: 【字体:

近日,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技术示范基地内,一丛丛马铃薯花竞相开放,白的、紫的争奇斗艳。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实用技术推介与观摩会正在这里召开。纳西族农民告诉记者:“接受体系专家的技术指导后,我们的种薯连续几年都卖了个好价钱,从此我们走上了富裕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啊!”

    回顾这些年马铃薯的技术推广工作,丽江综合试验站站长、丽江市农科所副所长王绍林感慨万千。丽江市农科所于2008年和2009年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及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区域推广站。加入体系后,他们按照体系管理办法和相关要求,组建了试验站团队,确定示范县,选定技术骨干,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马铃薯试验示范推广网络,成为马铃薯产业品种、技术及信息的重要支撑。根据“十二五”的体系建设要求,市农科所将全市五个县全部确定为示范县,并在每个示范县建立一个小的试验团队,便于马铃薯产业信息的收集和试验示范工作。

    “试验站的建立,使我们得到了稳定持续的经费支持,改变了过去‘找米下锅’、有多少经费做多少事情的被动局面。现在,我们能够根据生产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体系的推广团队成员精诚合作,按照体系任务书的内容,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和利用,新品种选育、筛选和展示,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研究、应用和示范,病害控制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王绍林说。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据统计,2010年种植面积520.51万公顷,总产量8153.5万吨。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启动以来,在开展研发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提供技术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品种筛选和选育、高产高效栽培和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机械化和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并为推广体系和生产提供科技服务,培训农技推广人员、种植示范户及农户等10万余(人)次。同时,体系积极为生产和其他活动提供技术支撑,为高产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指导,为农业部和当地的科技入户活动推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与农技推广部门、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种植户等座谈交流,帮助他们进行病原诊断、病害检测等。此外,体系积极为各地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为当地政府及管理部门提交建议性的报告,为当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等。

    马铃薯是粮食、蔬菜、饲料、加工兼用型作物,其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较高。现已成为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我国各个生态区域都有广泛种植,如今已发展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告诉记者,产业技术体系根据马铃薯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在内蒙古、云南、甘肃等23个省区的主产区设立了31个综合试验站,聘任站长31人,团队成员124人,试验站主要依托省级、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组建而成,每个试验站设立5个示范县,负责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等。

    金黎平研究员表示,本次会议旨在加强各领域各研究室横向协作、推进试验站综合技术集成和示范;促进各研究室同步组织开展更深层次的专题研讨,进一步提高岗位专家的学术水平和试验站的试验水平。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